孫中山先生,
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
即香港大學的前身。
孫中山先生於1887 年入學,
當時的院長,
不知對大清帝國認識多少?
香港西醫書院
和香港官立技術專科學校
於1911年,
合併為香港大學。
一百零二年後的今天,
香港大學候任校長、
英籍醫學教授馬斐森(Peter
Mathieson)
還未到任,
遭香港大學三名被報章稱為「重量級」的學者嚴厲批評,
基調是批評候任校長不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
遴選委員會成員、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
馬「無知」,對中港毫無經驗和認識;
不諳中文未能與中港各界溝通,即「無能」;
又指馬「無心」,因他「非為港大放眼世界,只為一己尋覓各洲」
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
馬的表現「非常一般」,
斥馬「誤讀香港」,
不了解香港面對普選、
與中央關係等問題。
而馬對港大的願景只着重技術層面,
「冇希望,冇失望」。
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
馬「視野不足」,
「佢冇夢想,
好似以前高官話『我要做好呢份工』。
作為港大校長,
差一大截」。
他憂港大在馬帶領下不進則退,
但認為不諳中文或不熟悉亞洲未必是缺點,
「睇佢識唔識得學,
好領袖好快搞掂,
唔好嘅領袖好快就冧,
最怕有呢個情況出現」。
「重量級」學者圍剿,
城中議論紛紛。
有港大校友指出:
三人其實有共通之處,
就是認同及支持港大要面向中國發展,
三人也與內地有深厚關係,
不排除他們擔心外籍校長會影響利益。
程介明
支持港大成為中國「名牌大學」,
希望港大可以在內地高等教育界佔一席位,
洗刷「英帝國殖民地大學」之名。
更加是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創院院長,
一直與內地傳媒機構有交流及合作。
盧寵茂
則是港大深圳醫院大旗手之一,
負責為港大醫學院開拓內地「市場」。
不過,
這只是背景資料,
而且他們也有批評的自由,
但是,
程介明、陳婉瑩、盧寵茂他們三人的批評是否公道?
他們的真正的動機是什麼?
如果當是一場戲劇,
是 William Shakespeare 式 ,
抑或是 Samuel Beckett?
1892年7月23日,
香港西醫書院舉行了首屆的畢業典禮,
孫中山先生與江英華二人
獲校方頒授「香港西醫書院醫藥及外科證書」的專業資格。
L.M.S.H.
(Licentciate in Medicine and Surgery
of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kong)。
於1896年孫先生倫敦蒙難期間予以營救,
使孫先生不致被清使館引渡回國處死,
是康德黎醫生。
康德黎醫生在香港西醫書院,
教授孫中山先生外科。
不知康德黎醫生
認不認識中文?
懂不懂與大清帝國各界溝通?
有沒有願景?
看看梁文道《鬼佬搵食》和
李怡《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可能會將思路「拉闊」一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6%A2%81%E6%96%87%E9%81%93/art/20131006/18451453
鬼佬搵食
梁文道
我不知道誰是馬斐森,我不知道盧寵茂和程介明反對他接任港大校長的確切理由,我也不知道那些支持他就位的原因說不說得過去,因為我就和大部份人一樣,只能在新聞裏頭看到一些零零碎碎的材料,沒有更多足以做出合理判斷的充份憑據。然而,我可以大膽地評論其他人的評論,尤其是那些集中在他族裔身份上的評論。
劉細良兄在《主場新聞》上頭確切肯定「港大揀對了人」,因為「一個抱住『做好呢份工』心態嘅洋人校長,比熟悉國情,希望將港大貢獻俾祖國嘅華人校長強得多」。表面上看,這話說得沒錯,華人的身份確實容易惹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就算外籍華人,只要懂點中文,有一丁點「血濃於水」的族裔情感,人家肯定就會搬出一套套的「中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類的說詞來弄得你暈頭轉向。在普洱茶與茅台酒的交替灌溉之下,讓你更深切地體認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做人藝術,比方說國家領導人應該坐在台上的什麼位置。
但話說回來,難道一個只想「做好呢份工」嘅鬼佬就一定不會被我們的「特殊國情」同化嗎?我的經驗判斷,有些老外恰恰是因為太想做好呢份工,最後反而變得比中國人還像中國人。我們自己人都看不過眼的人權問題、政治壓迫,乃至於無孔不入的後門關係,他們全都可以當成是不同文化的特殊習慣,不只寬容尊重,還要學習活用。說到底,他們又不是同你有親,只不過是到此一遊搵真銀罷了。什麼原則價值,全都得讓位給靈活多變的謀利手段。
先別說上海外灘天台酒吧上頭那些樂不思蜀的叩頭洋人,只要看看知識界學術界的狀況,便能明白天朝的厲害。有些跑遍全球一場演講幾十萬的知名學者何以出書唱好中國模式?不妨瞧瞧他們攜眷來回搭頭等艙幾十次的費用是誰出的。為什麼有些國際第一流大學的中國碩士生連英文都寫不好?不妨看看他們就讀的系所是誰來出錢資助?更別忘記薄瓜瓜,吃喝玩樂成績差,你說他的牛津哈佛是怎麼混進去的呢?
可見非我族類未必就不能學會我族的政治菁華,鍾逸傑豈不就是最佳人辦?
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李怡 |
反對馬斐森當港大校長的學者教授,所持理由都與遴選校長的五個條件無關,說到底,只是一句古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早兩年去青島,適逢大雨成災之後。當地導遊說,大雨讓青島大部分市區街道都被水淹了,唯獨舊區,也就是德國殖民地時代的街道房屋,沒有水淹,因為下水道做得好,好到一百年前的工程,仍有零件留存在牆壁上,以便後世維修。果然「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在天津,在上海,凡是有過租界的地方,都有結實、古雅、可觀的老房子留下。連中共要人,都選在這些老房子居住或開會。新建的高樓大廈,只是虛有其表。
香港百多年殖民地,都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管治,給香港帶來什麼境況?而這一百多年,中國大陸由「其心不異」的「我之族類」去經營,是什麼境況?97回歸後這16年,香港在「我之族類」手上,又是什麼境況?末代港督,來自人口只七、八萬的英國Bath市,他會不會因為不懂中文、不熟悉中國和香港而讓香港人覺得不稱職?至於熟悉中國、香港的回歸後幾任特首又如何?
批評馬斐森對香港、中國無經驗、無認識,不懂中文,是為「無知、無能、無心」的遴選委員會成員盧寵茂,前年11月出席梁振英參選大會,稱讚梁振英是各參選人中,最有目標、智慧及承擔的人。結果是「外國人做不到的,中國人做到了」──沉淪。
馬斐森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但至少他不會去當政協委員這種政治花瓶吧,他大概也不願意排排站去拜見中國領導人吧。畢竟「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參考資料:
關於孫中山先生
1.
2.
新聞:
1.
港大學者排外 向候任校長開火
【本報訊】香港大學新校長昨日誕生,英籍醫學教授馬斐森(Peter Mathieson)獲校務委員會通過成為第15任校長。港大41年來再有外國人任校長,任命觸發歷來最大爭議,未上任即遭重量級學者圍剿,指他「未夠班」,任命非中國人是侮辱香港及中國。遴選委員會成員、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炮轟馬「無知、無能、無心」,各界狠批這種排外心態。記者:白琳 鄭啟源
馬斐森昨由早上9時半開始至中午先後出席三場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答問會,下午與教務會見面,之後接受校務會成員質詢,至傍晚6時半校務會主席梁智鴻會見傳媒,宣佈經兩年物色程序後,正式委任馬斐森為下任校長。校長徐立之昨無開腔評論新校長,僅發聲明祝賀馬斐森期待港大在他領導下不斷進步,再闖高峯。徐立之原定明年2月離任,昨表示會盡快與馬斐森安排交接工作。
盧寵茂斥無能無知無心
梁智鴻昨稱校務會一致通過任命馬斐森,但港大教授對新校長爭議甚大,盧寵茂昨向傳媒發短訊,稱受「良心驅使」點出馬任校長三大隱憂,痛斥馬「無知」,對中港毫無經驗和認識;不諳中文未能與中港各界溝通,即「無能」;又指馬「無心」,因他「非為港大放眼世界,只為一己尋覓各洲」。盧對此感無奈,「有人指無知是冇包袱,無能便冇責任,這是對港大以致整個香港及中國的侮辱。」盧向本報說:「已成事實,心裏難過、失望。我為母校擔心,作最壞作算。既然定咗,我唔怕得罪人。」
前天撰文狠批馬的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昨出席馬與教職員座談會後,指馬的表現「非常一般」,說馬認為本港已消除回歸前後的不穩定因素,陳指情況恰恰相反,斥馬「誤讀香港」,而馬對港大的願景只着重技術層面,「冇希望,冇失望」。
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則批評馬「視野不足」,「佢冇夢想,好似以前高官話『我要做好呢份工』。作為港大校長,差一大截」。他憂港大在馬帶領下不進則退,但認為不諳中文或不熟悉亞洲未必是缺點,「睇佢識唔識得學,好領袖好快搞掂,唔好嘅領袖好快就冧,最怕有呢個情況出現」。
學生會會長撐最好人選
梁智鴻昨與馬一同見記者時力撐馬是適合人選,稱馬符合招聘五大條件,包括學術成就、領導才能、誠實正直、具環球視野、管理能力等,無直接回應馬是否具政治敏感度的問題。馬則表示樂意接受教職員批評並改善,願意學習香港文化和廣東話。對於被指欠缺世界級大學管理經驗,馬稱布里斯托大學在部份排名比港大高,他又曾於劍橋大學教書及做研究。港大醫學院發聲明稱會協助馬深入理解亞洲的高等教育及醫學科研現況。
港大昨較原定遲了約一小時才宣佈任命,多名校委會成員透露,會上有人指馬對中港文化的認識比預期低,但對其非中國人身份沒有不滿。據了解,遴選委員會最終得出三個人選,一人年逾60,另一人學術地位太低,遂推薦馬斐森。委員會11名成員當中,僅一人對馬投反對票,估計是盧寵茂。
遴選委員會成員白國禮稱,馬擁有劍橋博士學位,也有研究成就,「沒有政治聯繫代表沒有障礙和干預,他完全自由做任何決定」。遴選委員會另一成員、學生會會長鄧日朗說,不能單憑馬不熟悉中國就判斷他不能勝任校長,「我覺得佢係最好人選」。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批評部份港大教職員以「唔識中文」攻擊新校長的排外心態不合理,「教育係講有心,校長最重要明白普世價值同人文理念」。港大校友、前高官陳方安生選校長應任人唯賢,是華人或外國人不重要。
2.
舊同事撐馬斐森 學術達國際水平
|
【本報訊】香港大學候任校長、英籍醫學教授馬斐森(Peter Mathieson),遭重量級學者質疑學術成就不足統領港大,曾與馬共事的教授認為馬的學術水平達國際級,質疑針對馬的教職員「未審先判」,批評缺乏理據。
記者:白琳 陳沛冰
記者:白琳 陳沛冰
馬斐森遭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等學者批評不懂中文、不熟悉中、港及缺乏願景,盧更指他「無知、無能、無心」。據知馬昨晚已離港返英,處理布里斯托大學醫學及牙醫科院長的交接工作。
曾與馬於劍橋大學共事的瑪麗醫院前內科主管黎嘉能向本報表示,學術水平主要根據其論文有否在著名期刊出版、被引用次數及研究基金性質。本報翻查資料,馬著有241篇論文,遠少於港大現任校長徐立之及中大校長沈祖堯,但馬的論文同樣收錄於權威學術期刊《刺針》(Lancet)、《新英倫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及《科學》(Science)等。
「唔好講到一文不值」
H-index是歐美衡量學者論文引用次數的指標,馬斐森的H-index為38,代表他有38篇論文被引用38次以上,黎指「拎到20至30已經好唔錯」。徐立之及沈祖堯的H-index分別達78及69。
馬斐森也曾獲得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基金撥款(MRC Grant),曾擔任該基金評審的黎指申請成功率僅15%以下。
黎認為,港大作為開放自由的空間,對馬的任命「有爭議係應該」,但質疑有人「未審先判」,「睇吓佢做過乜,係咪好過亂鬧呢?如果你發現佢籌唔到錢,先有理由話佢無能,做人要成熟啲」。他指出,馬擅長處理人際關係,願聆聽批評,「會有好多人幫佢」。他認為馬是出任港大校長,並非特首,「紅鬚綠眼doesn't mean anything to me,唔好講到一文不值。對中國唔了解可以學,一年之後仲係矇查查至批評啦」。
「港督夠唔識中文啦」
有港大資深教授認為馬斐森的論文產量「算多」,但最頂級科學家應有500篇以上。布里斯托大學屬英國頂尖大學之一,但其醫學及牙醫科學院則非最頂級;另一教授堅持馬非最好人選,「以馬斐森嘅經驗同資歷,要帶領港大做亞洲最佳大學,好多教授好懷疑佢嘅能力」。
馬斐森前天與港大師生會面時表示支持佔中爭普選的原則,佔中倡議人、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表示,馬對香港了解有限,現時就要對方表態「唔係好公平」。
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指港大教職員批評馬斐森的言論「保守排外」,過往也有議員狠批M+及西九文化區聘請過多外國人,擔心此等心態窒礙外國人才來港發展。
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黃秋生在微博反駁盧寵茂,「以前啲港督夠唔識中文啦,咪又運作得幾好。演藝學院歷來校長都唔識中文,咪又人才輩出」。
恐利益受影響爆「內亂」
港大任命馬斐森做港大下任校長,竟觸發程介明、陳婉瑩及盧寵茂等重量級教授、學者公開發炮,有港大校友指情況罕見,更以爆發「內亂」形容局面。雖然消息稱三人事前並無「夾定」,但多名校友均指出,三人其實有共通之處,就是認同及支持港大要面向中國發展,三人也與內地有深厚關係,不排除他們擔心外籍校長會影響利益。
或阻礙向內地發展
有港大校友指,程介明支持港大成為中國「名牌大學」,希望港大可以在內地高等教育界佔一席位,洗刷「英帝國殖民地大學」之名,已是人所皆知;而程是左派出身,亦非秘密,盛傳他是力主邀請時為副總理李克強、出席港大百周年校慶高層之一。至於陳婉瑩更加是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創院院長,一直與內地傳媒機構有交流及合作,盧寵茂則是港大深圳醫院大旗手之一,負責為港大醫學院開拓內地「市場」。
該港大校友稱,這三位具份量的學者在徐立之任校長年代,得到校方支持全力「面向祖國」,但港大換了一名外國人做校長,「先唔好講政治問題,單係搵個外國人做校長,北京會唔會唔高興?港大喺內地大計會唔會有影響?呢個係一個利益問題!」
高靜芝曾推薦人選
亦有消息人士指,盛傳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高靜芝,曾屬意由華人學者出任港大校長,並將意屬人選「推薦」給港大高層,據悉進入最後遴選階段的三名候選人,兩人為華人,但一人已年逾60、另一人資歷不及馬斐森,所以馬斐森才「跑出」,但此舉卻可能令「梁粉」不滿,批評馬斐森最嚴厲的盧寵茂,當年公開支持梁振英做特首,更令人覺得背後涉政治因素。
|
|
還是讓時間說明一切!
回覆刪除三位「重量級」學者,
刪除似說得早一點了,
而且說話很重,
很狠,
直是否定了。
這和學者的為學處事的態度,
似不甚相符。
讓他工作一個月,
至少,
一個星期吧。
都黐線嘅,你估而家請China Trade經理咩,唔識中文唔得?咁大個教授講嘢都唔經大腦,失禮死人!
回覆刪除的確,
刪除他們是用了
請 China Trade 經理的標準。
馬斐森將來可能真是力有不逮,
也只在管理、
爭取資源、
與同事和學生的關係、
提升大學評級等環節上出問題,
這和唔識中文沒有關係。
至於程介明說馬視野不足,
究竟是誰的視野?
會不會是「洗刷英帝國殖民地大學之名」?
盧寵茂說「對中港毫無經驗和認識」,
其實,
中港真的很難認識嗎?
一個是共產極權。
一個正全力爭取雙普選。
一個沒有法治。
一個岌岌可危的法治即將全部消失。
所有概念,
包括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極權、
普選等,
全部都來自西方。
西人要了解,
照計不難。
盧寵茂可能另有所指。
陳婉瑩說馬對港大的願景,
只着重技術層面。
什麼是精神層面?
用香港納稅人的錢,
到大陸首創大陸無需要及視為「洪水猛獸」的學院?
呢班不知所謂的學者,真係媚共媚矇咗,典型的利令智昏。
刪除港大校友指出,「三人其實有共通之處,就是認同及支持港大要面向中國發展,三人也與內地有深厚關係,不排除他們擔心外籍校長會影響利益。」
刪除1.
香港大學,
為什麼不是要面向香港
而是要面向中國發展?
2.
如果面向中國發展是正確的,
過程是妥善的,
對香港大學是有利的,
誰做校長,
都不會阻止吧。
3.
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真的需要香港大學在大陸發展,
一定不會因為搵個外國人做校長,
就會唔高興,
將項目叫停。
看看
廣州恒大足球隊
現任教練組:
http://baike.baidu.com/view/3350207.htm?fromId=3316092
主教練:
馬塞洛•里皮 Marcello Lippi
義大利
助理教練:
納西索•佩佐蒂 Pezzotti Narciso
義大利
馬西米利亞諾•馬達洛尼 Maddaloni Massimiliano
義大利
李鐵 Li Tie
中國
守門員教練:
米開朗基羅•蘭普拉 Rampulla Michelangelo
義大利
體能教練:
克勞迪奧•高迪諾 Gaudino Claudio
義大利
梯隊總教練兼預備隊主教練:
法布裡奇奧•德羅梭 Fabrizio Del Rosso
義大利
理療師:
希爾瓦諾•科蒂 Silvano Cotti
義大利
戈爾格•邁耶 Georg Meyer
德國
醫療顧問:
恩裡科•卡斯特拉齊 Enrico Castellacci
義大利
首席球探:
弗朗切斯科•切拉瓦羅 Franco Ceravolo
義大利
啊,
大陸原來十分歡迎外國人呢,
三位「重量級」學者,
有沒有類似陳婉瑩所說,
「誤讀」了大陸呀。
回覆刪除港大種族之戰 ( 節錄. 陶傑 06/10/2013 )
.
港大新校長人選,果然掀起政治風暴,產生種族主義攻擊,指這個英國人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國,對香港的社會撕裂一無所知,所以沒有資格來。
.
英國人應徵這個職位,而且通過遴選,當初你港大在西方文明國家的報刊登招攬廣告,並無註明要了解中國、懂中文,現在無端端一個糞殼子當頭扣上來,並遭港大自己的醫學系教授破口大罵:「無能、無知、無心」(Incompetent,Ignorant,Heartless),當做一名罪犯來展開中國人的公審。這個英國學者本來不了解中國,只知道有幾家「孔子學院」,他或許以為中國人信奉孔子的仁義禮智、溫良恭儉,現在,對於中國,他了解了。
陶傑說得好精彩 1
刪除.
好唔樂觀甘諗, 這位洋校長, 遲早學西九果位甘要辭職。
.
看這班香港教授如狼似虎甘批判, 真的嚇人。
希望這位洋校長堅持。
刪除為什麼要如狼似虎?
刪除點解講野會咁狠?
真的想不通。
不懂中文,
也不一定不了解中國的政治和經濟。
因為政治和經濟的所有概念和理論,
都來自洋人,
洋人思考起來,
應不會太難。
不懂中文,
幾千年的中國文化
當然冇可能在短時間掌握。
但「新」文化,
即「簡體字 + 普通話 + 所謂西方共產思想 + 東方專制極權意識」,
最多只有 64 年累積,
用點心機,
最多幾個月,
應該會有相當的了解。
對香港的社會撕裂就算現時一無所知,
來到香港,
吃吃蛋撻,
喝杯絲襪奶茶,
觀察「愛國人士」的咀臉,
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 64 周年的 64 屠城悼念燭光晚會,
就樣樣都知啦!
狼爭唔到野食, 自然想食人。
刪除如果請盧寵茂做校長就勿事都無, 你睇佢幾羨慕沈祖堯。^o^
red_yellow, 為什麼沒有收到你有新野上畫 >.<
回覆刪除我也不知道,
刪除有其他 blog 友也這樣說。
以後會在 google + 放上通知,
我在 google + 的名稱是 hung wong
https://plus.google.com/105591933733436696829/posts
也會在 facebook 放上通知
https://www.facebook.com/hung.wong.14661
如果你冇更改過設定的話,唔知會唔會又係「VIP」之類嘅問題?我多心咁諗。@_@
刪除追到咁貼? ><
刪除下次,
我親自到你們的 blog 放上通知。
唔使啦 !
刪除可能經你打通天地線, 最近的新日誌上畫消息都收到。^o^
港大校長
回覆刪除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1009/18455186
香港大學因為兩年前搞百年校慶臨尾香,弄出一個「八一八事件」,令到中央政府、特區政府與港大都非常尷尬,形成三輸局面,港大校務委員會(即該校之校董會)居然不用負責,將全部責任推晒落校長一人身上,卒之犧牲咗徐立之呢位大好人,令佢不能續約五年,自願掛冠而去,但又扯住唔俾佢走喎,請佢留任至新聘校長上任為止,徐立之勝在廣大出胸襟,又肯捱義氣,點知一捱就係兩年有多,算係一個紀錄。
好嘞,港大卒之選出新校長,就係英國人馬斐森教授,大概因為佢係英國人,素來批評徐立之嘅一啲港大校友立即叫好。自從樂品淳在1972年退休之後,港大在麥理浩、尤德、衛奕信總督時代,已開始聘請華人做校長,配合英國人部署退出香港及追上中國興起之大趨勢,如今港大一反四十一年嘅潮流,搵英國人做校長,無論如何解讀,都有啲令人覺得出奇。今時今日,一位完全冇亞洲經驗,不懂中國,對香港無認識之醫科教授,又唔係來自世界一流學府,點樣鎮得住港大各山頭及與內地建立科研交流關係呀?
六十年代畢業嘅港大一枝健筆,現任港大新聞傳播課程主管陳婉瑩撰文向馬斐森發炮,指佢唔夠資格、資歷出任港大校長,指「從只有五十萬人口的英國Bristol市空降一個要向港人問道的醫學教授來維護我們的自由,那是天大的笑話……選出一個對中國一無所知的校長,所謂洋人不會與政治打交道,也就不會『出事』,希圖無知無為,等於從時代的責任中退卻(retreat),這將是港大的悲劇,香港的悲劇……HKU deserves better」。陳婉瑩言詞悲切,令人為港大感嘆。
如果今次港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唔係由周文耀(港大電機70)做主席嘅話,左丁山亦會完全接受陳婉瑩之言。但左丁山認識陳周兩位多年,知道兩位都係對港大忠心耿耿之人,周文耀係中環價值之最佳模範,做事專業,一絲不苟,對事不對人,堅持原則,不向權貴壓力屈服,唔做港交所總裁,視若等閒,如果佢認為馬斐森係芸芸港大校長申請人之中嘅最佳選擇(best choice),左丁山絕不懷疑,佢一定係本住港大最佳利益辦事之人。但陳婉瑩可能會問,為甚麼沒有「更好嘅人申請呢份工?」木宰羊!
左丁山認識陳婉瑩和周文耀兩位多年,
刪除兩邊不敢得罪,
只能這樣說。
陳婉瑩雖然言詞悲切,
但那一句:
「從只有五十萬人口的英國Bristol市空降一個要向港人問道的醫學教授來維護我們的自由,那是天大的笑話。」,
卻有商榷的地方。
人口和才能,
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關係?
比利時的理論物理學家François Englert 因「上帝粒子」
獲得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比利時人口約1100萬(2011年估計),
會不會也是一個「笑話」。
再看一看這個人口「只有」1100萬的國家,
1.
比利時物理學家、化學家llya Prigogine 榮獲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非平衡態統計物理與耗散結構理論奠基人。
2.
比利時細胞學家及生物化學家 Christian De Duve 及生物學家 Albert Claude於1974年因對細胞構造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
比利時醫學家 Corneille Heymans 因發現了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調節呼吸的作用而在1938年被選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4.
比利時免疫學家與微生物學家 Jules Bordet 為19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百日咳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是由他命名的。
5.
比利時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 Maurice Maeterlinck 為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6.
比利時政治家 Auguste Beernaert 為190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7.
比利時國際和平署(International Peace Bureau)主席 Henri La Fontaine 為191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8.
比利時神學家Pater Dominique Pire為1958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根據陳氏「人口才能掛勾理論」
諾貝爾獎、
比利時、
François Englert、
llya Prigogine、
Christian De Duve、
Albert Claude、
Corneille Heymans、
Jules Bordet、
Maurice Maeterlinck、
Auguste Beernaert、
Henri La Fontaine、
Pater Dominique Pire
通通都是
笑話,
而且都是
天大的笑話,
或者,
應該說是:
「宇宙最強」的笑話!
red_yellow 陳婉瑩甘既老太婆重講 ? 人老心血管自然容易閉塞。
刪除是啊,
刪除不容有失。
感覺批得太狠了。我相信在校監共同管理下, 馬斐森也不能獨斷獨行。他的任命或許可以引進多點西方思維呢。
回覆刪除左丁山今天在專欄說:
刪除「...假若佢真係一位姓馬名斐森之華人,港大未必會選佢做新校長。之不過,盧寵茂之攻擊,涉及人身,尤其是批馬斐森不懂中文,不能與香港以至內地社會各界溝通,是為無能,未免言重。如果係咁,哈佛劍橋校長想應徵港大職位,都係唔及格,無能吖嘛,此點有排外之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31011/18458576
這是很客氣,
很「就住」的批評了。
嚴格來說,
學者絕對不能這樣說,
學者的最低要求,
是據理而言,
而且還要依正常邏輯,
不得作人身攻擊。
香港教育越來越令人擔心!
回覆刪除特區的教育政策,
刪除握在一班不懂教育為何物的官僚手裡,
又大受只懂賺錢的商人,
以及大陸的影響,
令香港的教育,
出現種種問題,
更大的危機,
可能還在不久的將來。
'支持港大成為中國「名牌大學」' 要看看自家有甚麼是人家比不上的,港大如果洗盡殖民地鉛華,狠批任命一位外藉校長,人家就希罕你?
回覆刪除中國已有清華北大,不缺同類名牌。
大部分人不了解新校長,好不好做落才知,這些重量級學者似乎有失與禮。
港大要洗盡殖民地鉛華,
刪除過種想法,
是否有需要,
是否合理,
可以討論。
外藉校長,
雖然合乎資格,
但是否勝任,
有待觀察。
但如果抱著「港大要洗盡殖民地鉛華」的想法,
去嚴厲批評一個未上任的外藉校長,
於理、於禮,
都不是學者所為。
是不是受了極權的影響,
學者連風範都丟掉了?
資歷這樣深的大學學者,
尤會如此,
中小學生,
如果強迫修讀「國民教育」,
有系統的進行十二年極權政治灌輸,
後果真的不堪切想。
五無教授激烈譏評 自我矮人一截
回覆刪除希望除李超人醫學院名字 立碑造像更威風
余曾於爭鳴雜誌奉勸徐立之
他們,
刪除仍然瓦存呢!